English

青春染绿荒山

2000-11-27 来源:光明日报 郝长明 郭天玉 我有话说

19年前,刚从辽宁省水利学校毕业的李志来到辽西凌源。一路上,越走绿色越少,风沙没完没了地刮,从那时起,他立志要为荒凉的大山染上绿色。

不久,李志被任命为凌源市水土保持站站长。第二年初春,李志带领十几位水利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开始对全市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全面勘测。几个月内,他们行程数千公里,走遍了全市的山山水水。由他编写的《凌源水土保持区划报告》、《凌源水土流失现状图和考察报告》、《凌源市五大山系三大河流综合治理规划》,为凌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这些报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变过去部门间的单一治理为全社会的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经过研究,李志提出“水土保持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即: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脚梯田环绕,两山中间的河川治理成河靠山,路靠边,路坝结合树镶边的形式,做到拦蓄排洪工程配套成龙。根据农业立体开发的特点和水土保持“四道防线”综合防护体系的规律,李志为这种治理模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绿色金字塔”。

为了攻克石山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长缓慢的难题,李志和同事们创造出造林整地与蓄水保土相结合的“林水镶嵌”工程模式,使造林成活率由50%提高到90%。他们对果树实行台田化,采取“一树一田”,把天然降水就地拦蓄、调节利用,探索出旱作与灌溉相结合的果树生产新途径,使凌源的40万亩果树完成了一次“地下革命”。

为引导农民由昔日单一的绿化型向生态经济开发型转变,李志曾三下江南,四上东北,为凌源引进龙王帽大扁杏、宁夏枸杞、新疆毛白杨、红豆草、西丰旱快柳等优良品种。现在凌源市已建成苹果、安梨、葡萄、扁杏、大枣等13个农村商品生产基地,其中有4项被国家确定为生产基地,一大批名特优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李志奉献了自己所学的全部知识。他走进一户户农家,把治理开发荒山的技术讲得通俗易懂。他们还办起培训班,搞起讲座,推广新经验新技术,把科学的种子播洒在农民的心中。有人说:凌源的每一片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都曾留下李志的脚印。这话一点不假。他下乡,不是爬山越岭,就是过沟涉水,每年得穿破七、八双胶鞋。

十几年过去了,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在绿色的铺展中消逝,如今的山区“沟坡翠绿清水流,鼠兔跳跃林鸟啾”。以前,凌源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6.2%。经过综合开发,73.3%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凌源的森林覆盖率由6%上升到46%。凌源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由于突出成就,李志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朝阳市劳动模范,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还当选为朝阳市政协委员、凌源市政协常委。

李志所提出的《凌源市水土保持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及技术》,通过了由辽宁省水利厅组织的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技术鉴定,认为它在生态建设、规划设计、治理规模、速度和效益及科学管理体系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据辽宁省科委进行国际联网检索,国内外尚无此类县(市)级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技成果。这项成果分别荣获朝阳市、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李志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